我們通過龍蟠、領航等企業的飛速發展,能看出來,如果你的產品賣點和名氣合二為一,將會取得最大的推廣效果,正如企業名稱和品牌名稱一致,是潤滑油行業的趨勢。比如,嘉實多的磁護、耐磨寶、啟護寶,是名字也是賣點;統一的油壓王、合能,名字就體現了賣點;龍蟠的高粘王、四季通,形象的展示的產品的功效;康普頓的5050、雪王子,則直接體現了產品的特色。也由此,我們一直建議企業盡可能的每款產品都有自己的獨立名稱,并盡量注冊商標,否則很容易陷入被動,比如,殼牌原來的產品有路路達、超凡喜力,但這兩個名稱一個被無錫的路路達注冊,一個被寧波的超凡注冊,最后,殼牌不得不取消這兩個系列。
但據解,商標駁回率(即注冊失敗商標局不批)高達40%,因此,商標起名成為一件很困難的事,那么,怎么樣取名才能讓商標申請的通過率高一些呢?
1、正確區分商標名稱和公司名稱:很多人認為,公司名稱注冊下來,商標也隨之可以申請,其實是錯誤的。公司名稱是區域性的,商標是全國性的,申請前檢索的范圍是不一樣的,因此結果也一定不一樣,公司名稱并不一定能夠申請成為商標名稱的。
2、取名時不要使用常見的、大眾的詞匯:現如今,商標申請量十分大,有許多客戶喜歡使用大眾詞匯作為商標名稱注冊,而這樣的商標名稱重合率非常的高,從今年的申請來看,基本沒有簡短的,大眾的詞匯單獨注冊成功,除非是在前面加字產生不一樣的含義。
在使用英文名稱注冊商標時,像SUN、BLUE、MOON之類的單個詞匯很難注冊成功,英文商標的審查除了要審查英文的近似性以外,還要同時審查翻譯過來的中文,出現率很高的詞匯基本無法通過。因此,英文的申請建議用無含義的字母組合?;蛘咴谶@些單詞前面加字母構成無含義的詞匯。
3、不要使用表示產品性能或者特點的詞匯:在注冊時也要避免使用行業內通用詞匯,避免使用表示產品特色的詞匯。比如:第4類工業油脂,很多商標喜歡帶“潤、油”字;第1類是化學品,則喜歡帶“劑、寶”這些字眼區別性比較低,難以增加商標通過率。
4、避免用虛詞:起名時,“之”、“斯”、“特”、“爾”、“乎”之類的虛詞不會增加商標的通過率,比如“東方龍”與“東方之龍”商標,后者一般會因為前者而注冊失敗。
5、正確認識組合商標:先許多客戶喜歡用中英文組合或者加圖形的組合商標,但對組合商標的認識卻不足,很多人常常認為雖然英文商標近似,但加上中文就能申請成功了。但是實際上,組合商標只要其中一個要素構成近似,整體就構成近似商標,比如:英文近似,那加了中文也沒有區分性,整件商標會全部駁回,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分開來申請,這樣使用上比較靈活,同時也降低了注冊的風險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