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利,接到濟南的一個電話,說自己現在是某潤滑油公司的銷售人員,負責幾個省份,在行業內從事了七八年,客戶和渠道都有了一定基礎,問自己能否搞個品牌,如果自己做的話,又怎么做。這樣的電話,我幾乎經常碰到,在行業內浸淫了幾年,有了一定人脈后,中國人的“寧做雞頭不做牛尾”的想法就會冒出來,我們暫時不探討客戶是否就能跟隨你換品牌,單說怎么做是最好的。
常規的做法是自己注冊好公司,搞個商標,然后委托加工,當然,還要租一個寫字樓,但這樣的做法其實已經是“老土”過時了,現在的潤滑油經銷商,和猴子一樣的精,一看你是寫字樓就知道你是個“皮包公司”,打心底就瞧你不起,還談什么合作,即使合作,你也是城下之約。這樣操作的企業還大有人在,基本集中在北京、廣州、上海,現在,西安也開始多了起來。
我接觸了很多獨立創業的朋友,從中發現這樣一種模式,那就是入住企業,定做品牌。具體操作方法是,和某個品質穩定的企業洽談貼牌,一般企業不會拒絕的,這一步成功后,就和企業談租用其一間辦公室,理由可以有多種,比如存放一些包裝耗材,放置一些促銷物料,甚至于直接說借用一間辦公室,一般也不會拒絕。這兩步成功后,就是安裝電話等等雜物,等這些即成事實后,和企業洽談產品包裝上印刷該企業的地址,不出意外的情況下,也會成功的。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,企業一般會簽訂一個補充條款,基本上是產品質量問題企業承擔,品牌運作問題,你來承擔,比如違規罰款等等,這是很正常的。在八月份,我們就報道了一個這樣的例子,廣州某個企業被罰款,其實是其貼牌的客戶違規操作,企業代墊的罰款,然后,企業從客戶的加工費里面扣除,也有的企業會收取一定的“風險保證金”,但基本上可以接受。
這樣運作下來,你的產品包裝上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標注上廠址:××,電話:××,公司:××,可以說天衣無縫,在濟南,就有很多這樣的“油耗子”采用類似的手段來鉆營,大部分產品叫“××重汽”或者“重汽××”,不過,其操作水平有限,流于草莽,基本上沒有做大的,據說,稍微成功的月銷售也不過幾十萬,用他們的話說就是:比打工強,餓不死撐不飽,這樣做的主要動力的是“牌子是自己”的,所有的辛苦都是為自己,值得??蛻羧绻獊砜疾?,和企業打個招呼就可以;如果要參觀,就帶客戶去生產線;想宣傳效果好些,就做個網站,有空的時候也撰寫幾篇新聞。
但這樣只能是小打小鬧,如果說操作比較成功的還是進利潤滑油,進利選擇和江蘇高科合作,對外宣稱是江蘇高科的車用油新品牌,辦公室、注冊地都在江蘇高科,雖然高科說是代工關系,但客戶來的是高科的辦公大樓,看到的是高科的廠房,如今,年銷量大幾千萬,也是做的不錯的。近來,美堅潤滑油也和源根石化這樣合作,估計也會有戲的。
近日,某“長城石化”集團的老板給我聯系,說如果有需要采用租借公司名稱和廠區的,他可以提供方便??磥?,市場有需求,就會得到滿足--好現象!面對一片大荒漠,一個農夫看到的是貧瘠,一個石油大享看到的卻是富饒。所以說,混亂的潤滑油市場,才是我們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