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區樓下新開了一家甜品店,路過時看了一眼門頭,要不是湊近櫥窗看到那么多奶茶,誰會知道7分甜SWEET7是個“甜品店”呢?橙色形象,確實挺有逼格的。生意如何不做評估,但這樣的一個20多平的小店,一年租金怎么也要6萬多,門臉是最佳的廣告位,只放3個字,還加上英文,到底是如果高估顧客的文化水平呢?
設計師追求“逼格”,設計的風格非常簡約,看似逼格滿滿,應該很招喜歡格調、有品味的人喜歡才是,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?普通店鋪的招牌大字,難道只是大眾化,太過普通沒有特色嗎?下面我們就來分析分析。
1、所謂逼格,就是逼到小格子里,聚焦某一點。而門頭招牌是門店的第一形象,如果從門頭招牌開始就把自己逼入小格子中,那么怎么吸引顧客呢?
如果想要情懷、格調、品味,何不開家工作室,投入房租、裝修成本都省去不少。那么有人就會說,開工作室,哪有來來往往的人流量?不容易被別人注意到??!
是的,開一家門店,要的就是吸引來來往往的人流量進店,門頭招牌就是吸引顧客的最好方式,門頭招牌是引流,而不是篩選顧客,因此,門店經營者切忌將自己的門頭設計的太過逼格,讓顧客不知所云。
2、大眾化是什么?大眾化不等于土氣,是人人都知道,看后即懂,并且還能做出購買或者傳播的決策。我小區附近有個面條店生意一直火爆,裝修很簡陋,門頭就是普通的噴繪布,簡單的文字:一碗面半斤肉,誰都能看懂,很有畫面感。
在文字下面就是標價,還有個大海碗,走過路過的客戶,一眼就知道賣什么,有什么樣的優惠,如果有需求怎么會不來呢?不要看宣傳的是大肉面,但食客來了還會要個花生米,喝點啤酒什么的,店里還有腰肚面、豬肝面、大排面等,還有鮮脆的小菜,讓人流連忘返。
大眾化真的不如“逼格”小店嗎?真不見得,如果有“逼格”有情懷的小店,真的能引發顧客共鳴,那么為什么大街上存活時間最長的,還是“普通的”“大眾化”的小店呢?
那么,門頭招牌到底要怎么設計呢?簡單說就是:字要大,燈要亮。品牌+品類+一句話設計口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