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潤滑油市場發展30年來,盤點下來,在營銷推廣、企業成長上,基本上走過4個階段。
1、關系資源:在潤滑油行業起步階段,資源都掌握在大佬企業手上,誰能拿到資源,就意味著誰能賺到錢,當年在一些關鍵崗位的人,能呼風喚雨,即使到現在,依舊還能混的風生水起,大家都給寫面子。統一被殼牌收購,也是資源供應出現問題。
但現在,資源已經沒有那么緊張,規模越大,拿到的價格越實惠,但通過營銷手段,完全能彌補資源上的劣勢,技術,是隱藏在產品背后的,單純的技術說教,除了特種油、工業油外,沒有太大的應用之地,民營企業要做的是,怎樣把枯燥的技術名詞,轉化為用戶聽得懂的“好處”或“優勢”。龍蟠的崛起,證明了營銷的威力。
2、包裝宣傳:隨著國外營銷理念的傳遞,潤滑油行業也開始重視產品賣點、營銷差異,但底層技術,大都掌握在添加劑公司,國內潤滑油企業,由其是民營潤滑油企業,技術積累缺失,企業所能做的,也最容易做的就是產品包裝、廣告宣傳。
這個階段,不僅產品包裝五花八門,層出不窮;對企業的包裝,也是不遺余力,把自己的公司包裝為國外企業,或國際品牌;統一靠廣告,快速崛起,也讓無數的潤滑油企業試水投放廣告。如今,包裝創新、企業改頭換面,依舊還是很多民營企業養家糊口的手段??灯疹D的崛起,讓很多企業羨慕不已,但這樣的方式,很容易被用戶起底,甚至會出現喬丹、拼多多的結局。
3、英雄輩出:統一潤滑油的崛起,龍蟠潤滑油的逆襲,讓民營企業看到了人才的重要性,統一被收購的前兩年,人員流失率高,很多企業一擲千金來招募統一的老人,別說處長級別,就是一個區域經理,也能到一個中小企業做總監或副總。近幾年,則是龍蟠的人受到熱捧。
人才的確有用,但一個企業的成功,不是僅僅靠某個人或某些人做出來的,有當時的背景和資源,而且,流失的人員,很多只是在某個崗位,并不會觸及到整體的規劃和管理,如同盲人摸象,一些空降的人員,到了企業后,并不能快速拿出系統方案,甚至一套產品的規劃、設計,需要半年甚至一年以上。這幾年,失敗案例比比皆是,知名企業的光環已經近乎消失
4、系統運營:資源不再制約企業,創新進入了瓶頸,英雄的光環褪去,近五六年來,多數的民營潤滑油企業進入了迷茫期,要么模仿別人的包裝或賣點,要么花重金挖別家的銷售隊伍,但起色不大,只有個別高瞻遠矚的企業,看到了競爭的核心是系統化運營。
他們關注市場,貼近用戶,從產品研發階段,就考慮到了未來的銷售;銷售政策的制定,也全面梳理了各環節的利益;不盲目跟隨所謂的社會熱點,不摻和互聯網、車聯網、眾籌、股權等所謂的新模式,而是踏踏實實做產品、做服務,短短的四五年里,中華、加侖特、久潤、日工就先后崛起,年銷億元,從原來的12年,提升到3年,甚至短短2年就實現??梢哉f,速度成就企業、成就品牌,再也不能慢工出細活了,而是要在發展中,不斷彌補、創新、改進。
未來,潤滑油行業將發展到什么階段呢?潤道認為,“沒有銷量,就沒有品牌”,而銷量來自用戶的擁躉,只有打造用戶喜歡的、需要的產品,企業才有未來。這樣的產品,要洞察人性,滿足需求,下個階段就是,“產品為王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