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品牌大煩惱,尤其是這幾年,成本上漲,價格透明,大品牌的經銷商幾乎無利可圖,很多經銷商要么惜售,要么開始打造自有品牌,更有的經銷商聯合起來,共同打造合作品牌。那么,經銷商自創品牌時,找什么代工廠合作呢?
從目前來看,大部分經銷商都會選擇遠離自己銷售區域的工廠來代工,找自己代理品牌的工廠代工的,更是罕見,其實,這是給誤區。
找外地代工廠,是經銷商擔心終端、車主忌諱,其實,這只是近鄉情更怯的心理而已,車主才不會看機油產地呢,只有終端才有可能過問,但他們更關心質量穩定、利潤空間,只要你的產品賣相好,利潤合理,產地并不重要,像康普頓、圣保路、英萊殼都在當地市場賣的很好,就說明了這個問題。
找外地代工廠,在溝通、生產、物流上,都會增加環境,浪費時間,而找本地代工廠,自己甚至無需準備庫房,約定一個合理庫存,從工廠就可以直接發貨,對產品調整、包裝升級更便利。至于擔心客戶信息透露,是多慮了,經銷商自創品牌大都是由近及遠,先做自己區域內的客戶,調和廠對修理廠沒興趣。
當經銷商自創品牌又了一定規模后,也無需過多擔心,不是說知道你客戶信息,客戶就能被翹掉,就像很多地方殼多美的經銷商就擺在那里,可有幾個能被翹掉?渠道客戶選擇一個品牌,不僅僅是價格、政策、支持,更多的是綜合對比:大品牌,毛利低,但銷量大;小品牌,銷量小,但毛利大。一個品牌不同階段,政策傾斜角度不同,其目標就是讓客戶賺到合理利潤。
經銷商自創品牌,少考慮枝節,多考慮主干,銷量大過天,沒有銷量,所有的考慮都是多慮,在當地生產,人脈熟悉、品質有底,能騰出更多的精力放在市場開拓上,先在自己的地盤上打造根據地市場,有了利潤,就能投入到新的市場上,通過滾動式發展,不斷向外蠶食,以戰養戰,這是龍蟠、康普頓、領航、圣保路、英萊殼這些品牌都用的戰略,包括統一也是如此,這些品牌的重點市場,幾乎都在北方,就說明了這個問題。
牢記毛主席的策略:打造根據地市場,集中兵力作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