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牌首先是個名字,顧客最終記住的就是這個名字,企業花那么多錢做宣傳,投資最終都落在名字上。一個好的品牌名,能大大節省傳播費用,品牌如何起名呢?
1、容易記
品牌名最重要是讓受眾記住,容易記有3點,字數少、不生僻、用漢字。
①、字數少
最好是兩三個字,不要超過四個字,四個字如果能讓人直接聯想到產品或很容易記也可考慮。比如像:九州通、聚能環、多拉快跑等。
②、不生僻
盡量用高頻字,所有人都認識的字。不要用生僻字,因為認知度太低,都不認得,怎么記???怎么傳給別人?如果還需要花錢去教育顧客識字,成本就太高了。比如像這些產品及品牌名:骉牌、勍馳、燊壘等。
③、用漢字
在中國做品牌,就用中文做命名,不要用英文或英文字母縮寫命名,因為記憶和傳播成本太高。
品牌可以有英文名,但要以中文名為核心。不要先起英文名,然后再音譯成中文名。
不要用漢字與外語或字符組合命名,比如像日工潤滑油的包裝上用片假名,不知道怎么念,也不知道怎么打,又長又生僻,記憶和傳播成本都太高了。
2、相關性
跟行業、產品特性、或人群特征有關,別人一聽就能聯想到是做什么的,或有什么特點。具體有3點。
①、行業相關
就是與所屬行業屬性有關聯,讓人一聽就知道是賣什么的。具體有關聯產品和關聯行業特性。關聯產品:最好能體現產品優勢,比如:如新、突破、保萬里等,一聽就知道效果如何。關聯行業特性:潤滑、保護等。
②、特性相關
與品牌定位或產品特性相關,品牌定位如果是“清潔”,就可以用“如新”,換油周期長,可以用“九州通、保萬里”等。
③、人群相關
品牌名聽起來感覺跟目標人群形象、心理吻合,賣給卡友的要粗礦,比如勁霸、力霸等;賣給私家車的可以圓潤,比如喜力、合能等。
3、不混淆
名字要有顯著性差異,不要借勢大牌、不要借勢IP、不要品類同名。
①、不要借勢大牌
不要跟其他品牌很接近,尤其不要跟大品牌接近,這樣會有滿滿山寨感。一旦做大后,品牌仍會被人看做山寨,,改名成本又特別高,會進退兩難。
②、不要借勢IP
還有些喜歡抖機靈,比如奧運期間有企業推出“綠色風”,還有企業推出“油立方”,這種名字太過嘩眾取寵,大家會覺得好玩,但不放心買這種品牌,因為太過輕浮,缺乏安全感。
③、不要用“通用詞”
通用詞是指“品類名、名詞、短句”,比如“油、脂”,有人認為這種名字自帶流量,很占便宜。其實不然,這會讓品牌與品類混淆。
4、沒歧義
①、不要名不符實
康普頓本來是個美國科學家,和青島王冠沒有關聯,和喬丹體育一樣借用名頭;還有借用普克朗的夸克概念。
②、不要負面聯想
某些字詞在發音、諧音、語義上會有負面聯想,要盡量避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