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的潤滑油處于高速發展階段,汽車保有量逐年遞增,企業跟著大環境就能很好的發展,但這一切,都在2022年戛然而止,新能源車創記錄的實現了近700萬輛的銷售,滲透入近3成;而技術推動下,柴機油換油周期1.5萬公里,提升到現在主流的4-6萬公里,汽機油也從5K提升到1萬以上,潤滑油消費量肉眼即可的下滑。
在一個下行通道的行業,各企業實際都處于零和游戲的角色,和打麻將一樣,你贏的一定是別人輸的,你的增量一定來自友商的損失。想從友商手里搶蛋糕,就要做到比別人強,這里面包括品質、包裝、營銷、服務、人們等等。為什么日本、德國有著工匠之國的贊譽,其實是市場狹小之下的無奈選擇,連簡單的壽司,都能研究出無數流程,只有這樣,才能打擊對手,也唯有死和尚不死貧道,才能剩者為王。
現在的潤滑油技術進步已經到了瓶頸期,不管是SN、SP還是CJ、CK,在核心技術上并沒有大的進步,更多的是體現是環保節能上,也可以說,這幾年來,潤滑油品牌的技術水平其實都處于同一個水平線上,正如同今天的手機行業,通訊功能已經不再是核心,外觀、系統、手感、色彩反而成了競爭點。
如果今天還按老傳統老套路賣機油,別說經銷商、修理廠,就是車主也會問你的機油有什么特色,沒有特色的產品注定沒有出路,在產品同質化的今天,潤滑油企業要從關注產品到關注用戶。為什么這幾年低糖飲料大行其道,不是過去沒有這個技術,而是用戶群體沒有這個意識,當消費水平認知能力提升后,適銷對路的產品才會迎來高光時刻。
潤滑油從原來的一桶機油加所有,逐步細分為汽機油、柴機油、摩托油,隨著車輛車型的不斷細分,不同的發動機要求不同,尤其是在環保政策下,低粘度產品成為主流,日系車、德系車對機油標準有很大的差異,加錯機油輕則出現亮紅燈,重則燒瓦拉缸,用對機油,以前靠經驗,需要大工師傅來推薦,而現在,一些企業推出了精準用油系列產品,不同車型配不同的產品,從而實現精準匹配,讓車輛爆發最佳體現。
作為精準用油理念開拓者的森普潤滑油總經理尹安國,從2015年開始推廣落地該理念,開創精準換油技術營銷、是目前中國精準用油領域影響力最大的精準用油傳播人,并被世界著名潤滑油品牌及國內品牌引用及傳播,推動了中國汽車后市場快速向精細化保養發展,2023年福斯也開始踐行精準用油策略。2023中國潤滑油品牌峰會,將特約尹總為我們帶來精彩的精準用油全分析,包括背景、理念、實時、要點、誤區等。